超快模式和超动态模式
超快模式和超动态模式都是专业的工作模式,因为两者有相似的设置和使用流程,即都需要设置拍摄的高度范围,以及都需要设置抗噪系数,因此将两个模式一起说明。
简介
超快模式相比快速模式,使用了更少的拍摄来生成三维,其优点是拍摄更快,而缺点是动态范围较小,且对环境干扰如震动,环境光干扰的抗干扰能力较弱。
超快模式通常用于需要极快拍摄速度的场景,如果不需要快速拍摄,建议使用标准拍摄模式。
超快模式的成像效果与设置相关,其最好的效果接近精准模式。
超动态模式与标准模式的成像效果接近,其根据不同的设置,拍摄时间也会不同,其优点是动态范围极大,缺点是可能需要较长的拍摄时间。
超动态模式通常用于拍摄有高亮度反差的场景,也适用于拍摄镜面等反光极弱的物体。
建议使用AOI固件102.21及以上版本。标准固件暂时不支持。
超快模式和超动态模式如果设置不合适,会出现三维高度错乱;对于多头设备,则可能出现高度缺失。
参数说明
工作模式
超快模式和超动态模式都是专业的工作模式,需要先勾选工作模式
-专业
选择框,勾选时会弹出提示:
勾选专业
且确定后,显示超快模式和超动态模式:
高度范围
根据拍摄物体的高度范围,设置高度下限和高度上限。当不确定物体高度时,通常可以先用标准模式拍摄一次物体,观察物体的高度范围后填入。
需要填入畸变矫正前的高度范围;如果使用标准拍摄物体来观察高度范围,则应该先关闭畸变矫正!
高度范围不建议设置过大:
- 对于超快模式,高度范围越大,三维成效效果越差;
- 对于超动态模式,高度范围越大,拍摄时间越长。
相反,高度范围如果设置小于物体高度范围时,则会出现三维高度错乱;对于多头设备,则可能出现高度缺失。
以下演示了高度范围设置正确的图像:
以及高度范围设置错误(过小)时,出现高度错乱的图像:
当修改高度范围刚刚小于物体高度范围,不会立即出现高度错乱,因相机中有一定的冗余量。
抗噪系数
抗噪系数修改超快模式和超动态模式对环境干扰如震动,环境光干扰的抗干扰能力,数值越大,抗扰能力越强。
抗噪系数过小时,当环境干扰大时,会出现高度错乱;对于多头设备,则可能出现高度缺失
抗噪系数不建议设置过大:
- 对于超快模式,抗噪系数越大,三维成效效果越差;
- 对于超动态模式,抗噪系数越大,拍摄时间越长。
通常使用默认值1能满足大多数场景。
当使用超快模式和超动态模式拍摄时出现类似高度范围过小时出现的高度错乱时,则需要增大抗噪系数。
使用场景
超快模式适用场景
- 需要极快的拍摄速度
超动态模式适用场景
- 高亮度反差的场景
- 镜面物体